1948年12月10日・聯合國大會確認通過《世界人權宣言》:「人人生而自由,在尊嚴及權利上一律平等。」
人人生而平等,每人都有不同特質,都有人的尊嚴,人人都應互相尊重。接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,尊重他人的權利。
平權也是人權之一�!即使在二戰之後的 1948 年,平權才被寫入《世界人權宣言》;但相信早在這之前,世界各地就能夠看平權體現於社會、藝術、生活之中,而 Swing Dance / Lindy Hop 正是其中一種方式!
今天呢,小編 J 將帶大家從熟悉的節奏、跳了500次的 Swing out 之中,看到「平權」中的不同面向!首先,快速回顧一下,Swing Dance 的好朋友是 -- 爵士樂;爵士樂的背景是 -- 種族主義;種族主義發生在 -- 美利堅合眾國。有這些基本關鍵字後,讓我們一起搭上時光機,回到 1920 年代吧 <3
1920 - 種族平權
Savoy Ballroom,又被稱為「The Home of Happy Feet」,是位於紐約哈林區的舞廳,在種族隔離制度下,少數能夠看到白人與黑人共存的舞廳。
小編 spill the T:其實種族歧視,離我們台灣舞者真的很遠,但這並不只是「哦,各膚色的人可以一起跳舞,好棒棒 <3」這麼簡單而已!我們要知道「歧視」激起的是 Afircan American 反抗的原因,而反抗激發出來的火花創造了爵士樂的誕生、創造了 Cake Walk 舞蹈的誕生!
"This part of the history should be remembered while dancing, learning, and enjoying it!"
1929 - 角色平權
Breakaway 的出現,標誌著「雙人舞」的分水嶺,因為讓兩個舞者更有空間表達自我,讓「即興」可以發生在舞蹈中。
小編 spill the T:No SHADE! Breakaway 早在 1929 年就出現,標誌著「個人特色」同樣能並存於雙人舞之中,但 helloooooo?如何將「個人特色」作為跳舞的理念、學習的主軸,而不是「招式」為主或許是一個方法?
哦還有,Follower 你們不附屬於 Leader okay?
"BE FAB! or learn SWITCH DANCE!"
1939 - 性別平權
1939年的萬國博覽會(上方影片)中,因為二戰的因素,許多男性舞者被徵招去前線打仗,留在美國境內的女孩兒們,一起跳起雙人舞!我可以看到,在那麼早以前就突破性別限制,不只有男女配對!
小編 spill the T:很多人以為「性別平權」是近五年才發生的運動,但其實早在 1939 年就有例外,甚至在 1920 年代末期的紐約哈林區,各家舞廳、酒吧早就出現許多酷兒爵士音樂家、表演者,而且他們不必「掩飾」真實的自己。反而是到了二戰後,在麥肯錫主義肆虐下,他們才漸漸隱「性」埋名。
活在現代,我們可以暢所欲言,很大一部分的原因,是因為我們可以在前人種好的樹蔭下乘涼,不受外界打擊;但千萬不用忘記你頭上的樹,可以安穩地長大到現在,可能是歷經了多少血淚(有些是真的血)。
活在台灣的你,或許真的覺得這些事不關己,其實只要花一點點時間思考、多一點同理心,想像台灣在國際上被中國壓迫,「不被承認」的感覺;或許就能理解種族隔離制度中的黑人、麥肯錫主義中的LGBTQAI+ 是同樣「不被承認」的 Fuuuuuu 了!
-
Switch Taipei 將於12月強勢回歸,兩天的工作坊,給你所有 Switch 所需要的基礎功!
(點擊連結,看更多課程資訊)
(內容取自 Switch Taipei 講座:Swing 與平權)